深圳地铁“跨界”连开三家预制菜门店!预制菜迎来“搅局者”?
资本频频加码,知名餐企、电商巨头等纷纷“闻风而动”抢滩布局……近两年预制菜已经成为市场风口,吸引了无数玩家。
6月28日,深圳地铁旗下全新餐饮品牌”深铁食研室“开业,位于深圳地铁十一号线福田站美食广场A区、HBC汇隆中心和深圳北站枢纽的首批三家门店和售卖点正式“迎客”。
“深铁食研室”此次一共推出了11款预制菜,有:茭白炒五花肉、脆笋炒五花肉、潮汕麻叶尖、西芹百合炒腰果、老坛子金汤酸菜鱼、农家小炒肉、小炒黄牛肉、竹蔗茅根汤料、素三宝、黄花啤酒鱼、罗非啤酒鱼。
菜品有湘菜、粤菜等多种风味,口味能覆盖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其中,不仅有辣炒黄牛肉、农家小炒肉、茭白炒五花肉等家常菜,还有黄花啤酒鱼等“硬菜”,以及潮汕麻叶尖、竹蔗茅根汤料这类富有广东特色的菜品。
所有菜都为洗切完毕、搭配好的半成品,同时附带有油包、酱料包和简单的加工说明,消费者只照着流程将食材简单加工后便可食用。
整体菜品卖得比市场上大多数预制菜稍微贵一些。像老坛子金汤酸菜鱼一份32.8元,而味知香的金汤酸菜鱼卖29.9元/份。
农家小炒肉25.9元/份,小炒黄牛肉33.8元/份,这个价格和外卖平台上同类型小份菜卖得差不多。
据了解,深铁食研室的营业时间为早上的 7:30-9:30以及晚上的 17:30-19:30 ,正好是早、晚通勤的高峰期。
如今的预制菜,堪称“市场顶级风口”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空间规模预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未来3-5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
行业前景可观,自然布局者众多。面对“群雄并起”的预制菜市场,作为地铁“一哥”的深圳地铁能否从中分得一杯羹呢?
预制菜堪称餐饮业的“当红炸子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共有6.81万家预制菜企业,仅2020年至2021年就新注册成立1.7万家。后疫情时代,预制菜一夜蹿红,并呈现出“万企抢食”的火爆局面。
嗅觉敏锐的资本也没有缺席这场盛宴。2020年和2021年,国内一级市场共发生23起与预制菜相关的投融资事件,珍味小梅园等一批预制菜新贵乘势而起。特别是2021年4月,被称为“预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登陆A股,更是在引发市场骚动。
地铁商业一向是商家必争之地。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12月,深圳地铁共有24条运营线座运营车站。而深圳地铁官方数据显示,深圳地铁的工作日客流量已超过了600万人次。
依托如此庞大的客流量和需求,地铁预制菜门店的市场非常大,一旦全面铺开就不愁客源,有着天然的渠道优势。
例如,其中一家“深铁食研室”所处的深圳市福田区福田站,是中国第一座深埋于城市中心的地下铁路车站。交通枢纽、人潮涌动,而福田站地下一层便是休闲购物和餐饮生活区。
对于搭乘地铁的乘客来讲,有“国企”深圳地铁做品牌背书的“深铁食研室”,将成为他们买早餐和预制菜的好去处。记者发现,在深圳地铁微信公众号宣布开卖预制菜的文章下面,就有不少人留言“有深铁背书,莫名的信任感”之类的线、精准覆盖上下班人群的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