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探天津两家西贝门店厨师长强调“不是预制菜是预加工”

2025-09-16预制菜代理

  “因为舆论的原因,很多人会担心、怀疑,对店内客流量会有影响。”西贝莜面村天河城店店长告诉津云新闻记者。

  近日,西贝餐饮深陷“预制菜”舆论旋涡,事件引发公众对餐饮行业菜品制作方式、消费者知情权的广泛讨论。这场风波的起点,是 9月10日罗永浩发布的一条微博吐槽 “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昂贵且恶心”,该言论迅速引发热议。

  面对争议,9月11日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公开回应,坚决否认门店使用预制菜,并表示将起诉罗永浩。9月12日,西贝进一步推出应对举措,宣布全国 370余家门店开放后厨参观,同时上线 “罗永浩套餐” 供消费者自由点选。

  为了解门店实际情况,9月13日中午,记者前往西贝莜面村天津天河城店与南开大悦城店展开实地探访。

  记者直接向工作人员提出参观后厨的要求,对方表示 “刚接待完一场参观活动,需等待5分钟左右”。11点40分,记者获准进店,店长先出示二维码,待记者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健康状况、工作单位等信息后,又引导记者更换厨师服、佩戴无菌帽与口罩,洗手消毒完毕,才进入店内的开放式厨房。

  在炒菜制作区域,记者看到店员正将保鲜袋分装的“小锅牛腩”所需蔬菜倒入容器。后方冷柜内,菜品均用保鲜盒分类存放。“门店每天早晨会将蔬菜清洗、切配后按用量称重分装,随用随拿,也有不少菜品是现切现用。” 店长说。

  后厨内两锅莜面酸汤引起记者注意,店长解释,酸汤以工厂提前熬制的番茄酱为基底,到店后会加入现剥小西红柿调制而成。记者查看番茄酱配料表,显示含西红柿、酸汤料油、香醋、鸡粉调味料、白胡椒粉、绵白糖,生产日期为2025年9月1日,保质期9个月,生产厂家为北京西贝天然派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烤制区域的烤箱旁,放着一盒正在解冻的肉类与调制品鸡翅,店长称肉品解冻后,会由厨师现场涂刷酱料烤制。莜面制作区的两名厨师正手工搓制莜面窝窝,旁边的机器则批量生产莜面鱼鱼,店长表示,面团都是每日现和的。此外,记者还看到工作人员在分装肉夹馍饼,店长告诉记者,该饼由西贝合作供应商提供,包装盒显示零下18C保存,保质期两个月。

  对于消费者关注的热菜制作,店长详细讲解了牛大骨的处理过程。“我们每天早晨8点多将冷冻生肉解冻焯水,再入锅炖制两到三小时。”店长说,“焖饭类菜品使用的儿童餐牛肉酱是西贝中央厨房提前制作的,到店后加热放到里面,但里面的胡萝卜等配菜都是现切的,米饭也是现蒸的。”

  记者在儿童餐牛肉酱的包装上看到,其生产日期为2025年9月3日,保质期9个月。但店长强调,冷冻品的保质期都比较长,“门店用量较大,两三天就用完了,不会临期。”

  据西贝天河城店厨师长介绍,部分菜品所用的西兰花也由西贝中央厨房统一处理后发往门店,通过急速锁鲜保证口感与营养。“家里做过西兰花就知道,它清理难度大,工厂统一清洗冷冻后,能避免发黄变质。”

  记者在有机速冻西兰花包装上看到,其保质期为24个月,委托生产商为山东一家公司,与儿童餐牛肉酱的生产商并不一致。

  关于“预制菜”争议,厨师长反复强调两者的区别。“我们不是预制菜,而是预加工。预制菜是工厂做出成品送到门店加热即食,我们所有肉类都是现炖,莜面现场制作,中央厨房提供的只是预处理原料和酱料。”

  下午1点半左右,记者抵达西贝南开大悦城店。虽已过正餐时段,店内仍坐满就餐顾客,店外亦有不少顾客取号排队。记者向店长提出参观后厨的请求,店长与厨师长核实后表示,当前店内客流量大,后厨工作繁忙,需待后厨空闲后再安排参观。

  谈及近期西贝“预制菜”相关舆论,店长告诉记者,大悦城店并未受此影响,近期客流量与平日并无明显差异。

  尽管记者未进入该店后厨,但店长主动介绍了当前网络上争议较大的几款菜品。他首先向记者出示一包羊肉串调制品,包装信息显示配料表包含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成分,生产日期为2025年9月1日,保质期12个月,供应商为天津武清区某企业。“该企业仅负责代加工,原材料均由我们从内蒙古直接采购后提供给对方。”店长补充道。

  随后,店长从冷冻柜中取出一包羊排,其包装显示生产日期为2025年8月24日,保质期两年。“每年8至9月是牛羊肉口感最佳的时期,因此西贝每年都会在此期间采购足够一年使用的生肉。” 店长解释,“这批羊排无需二次加工,在产地完成屠宰后,经工厂处理便直接送入冷库冷冻,之后再运输给我们。”

  针对西贝推出的“罗永浩套餐”,南开大悦城店经理表示,目前该套餐已在西贝全国所有门店上架,顾客若有需求,可直接联系服务员点单。“我们通常不建议顾客点此套餐,因为罗永浩一行人就餐时人数较多,不少菜品点了两份,套餐分量是按照该场景设计的,普通顾客点单可能存在分量过剩的情况。”

  在西贝天河城店,一名家长告诉记者,因为西贝主打健康现炒,她经常带着孩子来西贝吃饭,针对网络上的“预制菜”争议,她希望两边都能拿出实质性的证据,也希望网友们理性看待。“我在西贝也充值了一万多了,还是比较相信西贝的,明厨档口菜品怎么做也都看得见。”

  市民刘女士是西贝爱好者,她告诉记者,看到网络上关于西贝“预制菜”的争议,她感到非常难过。“我基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吃西贝,还经常点他家外卖,上周甚至吃了两顿,关键他家也不便宜,我只是希望,如果他家真的是预制菜,能明明白白告诉大家。”

  市民张先生没有吃过西贝,但也关注到了网上的相关舆论。他认为,西贝和预制菜要分开来看。“现在公众对预制菜谈虎色变,但谁提出谁举证,媒体或者大众可以对比参考,然后再。”

  “预制菜我可以吃,没啥大不了,但我不能接受现炒价格吃预制菜,纠结预制菜没有意义,关键还是价格和公众知情权。”另一位市民王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