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头责任在心丨七星大型装配式内隔墙板设备安装进展 ,预制菜成风口?根因是餐饮
炎炎夏日,骄阳炙烤,七星同事,安全帽下的头发也变成一缕一缕,衣领和后背也早已被浸湿了一大片,熟练的对设备进行焊接,天气的闷热致使他们汗珠顺着两侧脸颊流下来。
从今年年初开始,七星实业的订单热潮有增不减,全国各地订单大幅增长,厂区内迎来了不间断的发货和生产高潮,各个车间产量持续破新高。七星实业售后人员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安装中。
售后安装链条上的每个环节的七星人都在摩拳擦掌,坚守岗位,激情奋战。感谢这些奋战在工作岗位上七星同事们!在此,也感谢一直支持和信任我们的客户朋友们,有你们的支持,七星实业墙材装备将在各个区域持续闪亮。
随着预制菜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各路玩家争相入局,助其抢占了外卖、堂食等众多餐饮场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目前已有90%以上餐饮企业发力外卖食品,其中91.6%的企业出售半成品和预包装食品。可以说,预制菜已经不是商家的个人选择,而是整个行业的集体选择。 为什么预制菜会如此受餐饮商家欢迎呢?归根结底还是“成本”的原因。据专业分析机构测算,一家面积20平方米,主要经营外卖,日均80单、实际客单价35元的餐饮门店,在采用预制菜后,食材成本从25%提升到了33%,而人工成本、租赁成本、能源成本、运营费用的下降可以覆盖食材成本的提升,总体上提高门店的外卖利润率。
对于外卖商家来说,在“省不下”的房租、人工等成本压力下,他们有极其充足的动力去做预制菜,外卖也成为第一个被预制菜占领的地方。“五年前刚工作那会儿,30元点个外卖都是新鲜制作的。”一个在CBD工作的白领说,“现在50元以下,吃的全是预制菜”。在堂食方面,很多商家也陷入了房租高、人力成本高、原料进货成本高、利润低的“三高一低” 的困境。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餐饮行业各项成本在营业收入中,食材成本/已售存货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约25%~35%,租金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约35%~45%,人力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约20%~30%。
为了降本增效,餐饮商家开始自建中央厨房,并依托预制菜实现了成本的大幅降低。前瞻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央厨房具有独立场所集中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制作并配送,保障菜品新鲜并降低采购配送成本,可以减少约70%从业人员、节约30%配送成本。这对于正餐平均净利率仅为4.5%的餐饮商家来说,可谓是难以抵挡的诱惑。 不仅如此,尽可能减少菜品加工程序的预制菜,也助推商家提升了出餐效率。在一家餐厅,98元/份的预制菜“经典酸菜鱼”,几乎桌桌必点,该餐厅的服务员表示,“相较于98元/斤的现杀现做的酸菜鱼,预制菜实惠,上菜快,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客人们”。
在成本“承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预制菜市场的规模也持续高速增长。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3459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长期来看,预制菜行业规模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 不过,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虽然预制菜已经成为降本增效的关键,但其仍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好味道、有营养……这都影响着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毕竟,“掏钱吃饭”的消费者,更在意“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