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数”览2023上半年预制菜行业发展

1年前预制菜交易

  2023年已然过半,预制菜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不少玩家退场,资本逐渐冷静;另一方面,政策持续加持,两度迎来顶层设计……2023年预制菜市场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有哪些新商机?

  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2023年中国预制菜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其中销售渠道80%以上集中于B端,渗透率达到8%左右。

  预制菜在B端继续深化、C端加速发展,随着消费升级、供应链发展及冷链物流布局更加完善,未来产业预计以每年约20%的增长率持续增长。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为预制菜企业新增注册量峰值,超过1.44万家。2021年-2022年预制菜企业新增注册增速逐年放缓。2023年上半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1640余家,全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2万余家,整体市场逐渐趋于冷静。

  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以7600余家位列区域首位,河南、江苏分列二、三位,分别拥有5670余家、5010余家。从成立时间来看,41.7%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成立于10年以上的相关企业占比为21.5%。

  有数据显示,在对预制菜非常喜欢的人群中,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人群居多,分别占比为35.2%和24.1%;对预制菜比较喜欢的人群中,将近80%的人属于一线、新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不太喜欢预制菜的人群中,75%的人来自二三线城市。随着预制菜消费者教育的进一步加深和城市化进一步推进,下沉市场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新数据显示,约六成的消费者认为传统烹饪方式耗费时间太长、太麻烦;45.4%的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原因是“节省烹饪时间”;49.8%的中国预制菜消费者在2022年消费预制菜次数增多。

  在预制菜购买品类方面,消费者最爱购买水产类预制菜,占比为75.3%,其次畜禽类、小吃糕点类预制菜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购买11-40元的预制菜的消费者占比超过80%。其中,36.5%的消费者选择21-30元价格区间的预制菜。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改善,肉制品市场的需求量将持续上升,且上涨速度加快。2022年中国肉禽预制菜行业规模为1224亿元,同比增长25.3%,预计未来中国肉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2026年肉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3289亿元。

  2022年中国水产预制菜行业规模为1047亿元,同比增长22.3%,预计2026年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2576亿元。在水产类预制菜单份可接受的价格方面,超六成的人认为单份31-70元最佳,但也有28.0%的消费者单次消费金额为100-199元之间,24.0%的消费者单次消费金额在200-299元内。

  米面、蔬菜构成中国消费者的基本饮食结构。2022年中国米面、蔬菜类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为1925亿元,同比增长18.4%,预计2026年中国米面、蔬菜类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855亿元。

  近日,上海市疾控中心称,为引导公众健康饮食,该中心研制的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在上海开始试行。据悉,该分级标识通过ABCD四个等级,指标数据包括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情况,从A到D级推荐程度递减,帮助消费者避开高糖...

  食品标签玩“文字游戏”和“包装游戏”?生产日期难辨认,字密又小还被遮挡,翻看几遍都找不着踪迹;配料表信息存争议,标注“零添加”却还是含有添加剂……记者调查发现食品标签的标注存在诸多问题。 外包装的标签就是食品的“身份证”,上面记载着生...

相关文章

中国预制菜行业数据分析:419%消费者可接受的预制菜单价是30-50元

  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庞大,整个行业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降本增效的需求高。从C端看预制菜行业,消费者在家只需通过简单烹饪,既可享受美味的餐饮,满足了顾客省时、健康、高性价比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