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飞龙:解读预制菜2023新趋势

1年前预制菜交易

  但本人认为:预制菜只是一个产品工具包或者是一个政策具体的抓手,国家真正本义是通过预制菜来实施乡村振兴。

  发展预制菜产业能够把工业增加值部分留在乡村,助力农村农业发展。“过去乡村产业主要是简单地生产、销售农产品,产业简单、农产业收入也低。乡村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相当于把城市的产业向农村延伸,在把工业增加值留在农村的同时,有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问题。”

  预制菜生产地距离农产品原产地较近,可以就近取材,人力成本也比较低,结合当地农业产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而打通乡村振兴政策最后一公里!

  预制菜能否成为“风口”?如何保障“吃得健康”“吃得美味”?“厨师不懂工业化,食品工程师不懂下厨”的行业难题如何破解?如何实现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融合发展?

  当下预制菜产业日益火爆,受到资本热捧。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估达4196亿元,预计未来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10720亿元,一个万亿级别的“蓝海”正在诞生。处于大风口无疑。但与所有处于发展初期的产业一样,预制菜产业也面临着不少痛点,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依旧还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

  比如预制菜的研发,工业化研发师做出来的预制菜风味欠佳,饭店厨师又不懂工业化标准,不是请几位厨师就能完成的,能够将食品工业化和厨艺结合起来的人才非常稀缺。我们的研发中心就应该建立“厨师+研发师”双轮驱动机制,厨师负责调味,研发师负责标准和工序落到生产上。

  预制菜一头连着种植业、养殖业,另一头连着餐饮业和居民消费,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典型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预制菜产业所涉及的第一二三产业都应完善相应的生产标准。比如第一产业应制定适合预制菜加工的食材标准、种养技术规范,第二产业要明确预制菜原料采收、保鲜和初加工技术规程、方法标准,第三产业则需完善预制菜细分品类的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但这个标准的出台,以我个人预判,没有3-5年是形不成系统标准的。

  在政策红利催促下,未来几年将有更多企业投身于预制菜产业,同质化竞争肯定激烈,但我认为:或有三类预制菜企业会有较好发展,一类是连锁餐饮或团餐企业,其向产业链前端拓展,建设中央厨房、中央工厂和集中采购配送中心;另一类是对于特定产品生产具有专业水平的预制食品加工企业,其在某一领域深耕多年,在原料的品种、品质、生产工艺和设备性能、产品品质与标准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经验。还有一类就是包装的鲜食化(不加防腐剂和添加剂,无氧包装或者气调包装),最大程度保证预制菜的新鲜和消费者的认同。这都是有前景的类型企业。

  任何赛道,有风口,就有风险,预制菜企业一起建设新赛道,一边完善新标准,一边竞争做大,互补切割市场,就是预制菜行业最大的机会。

相关文章

2023年预制菜产业发展观察30页(附下载)

  对于 B 端餐企而言,在餐饮连锁化经营趋势下,预制菜标准化生 产流程在保证菜品品控的同时,可以极大提高出餐速度,减少后厨面 积和所需工作人员,契合“降本增效”的根本诉求。据《2022...

15万亿美元的预制菜项目分析

  预制菜是指经过加工、切割、烹饪等处理后,以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形式出售的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预制菜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下面是一份关于预制菜市场的详细分析:...

风口下的预制菜:策略与未来展望

  预制菜行业在近年来成为餐饮市场的一个热点,被视为风口上的行业。它满足了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对便捷、快速餐饮的需求,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走得更远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预制菜行业...

粤十资讯简析我国预制菜当前产业格局与发展趋势

  在消费者心中的预制菜是指预制菜肴,是已经通过深加工把菜品熟化,经过简单加工复热即可食用的“一盘菜”的产品。   预制菜的本质是通过工业化的手段帮助B端餐饮和C端烹饪场...

大咖云集探究预制菜高质量发展方向11月7日见!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发改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二十条通知》,相继出台对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扶持和指导。预制菜产业乘风而起、快速普及,新餐饮经济趁势而兴。然而,在预制菜产业链逐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