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不符、味道不佳、标签信息不全预制菜成投诉热点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天元)1月2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2023年全省消保委系统消费投诉和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预制菜消费引发关注”成投诉热点分析第一位。
报告显示,预制菜作为餐饮行业的“新秀”,今年以来频频登上新闻热搜,关于其争议也不绝于耳。省消保委系统今年全年收到有关预制菜消费相关投诉达150件,舆情数据则显示,全年关于预制菜消费投诉的舆情信息52645条。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在预制菜与宣传不符,味道不佳且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线下餐厅使用预制菜未提前告知,消费者知情权保障不到位;预制菜标识标签信息不全,引发消费者担忧三个方面。
江苏省消保委指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便明确提出要“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预制菜产业向上可发展空间潜力巨大,因此大量企业涌入该领域宣传不符、味道不佳信息不全预制菜成投诉热点、标签。但目前由于标准体系不健全,行业市场规范不统一等问题,预制菜发展之路遭受阻碍,同时也影响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评价和选择。我们认为,预制菜正是餐饮行业的风口所在,作为舌尖上的新服务,经营者应诚信经营,首先是对预制菜把好“安全关”,做到健康卫生,确保食品安全,在此基础上丰富品种类别,提升预制菜口感风味。其次是做好产品详情规范标识工作,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再者是保证商品运输条件,提高配送效率。最后也希望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预制菜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为预制菜蓬勃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