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火靓汤也有标准了!广东发布汤类罐头预制菜团标
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在近几年来如火如荼,从年初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预制菜写入其中,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再到近期预制菜进校园,马云入局预制菜辟谣事件等,与预制菜有关的话题频频被送上热搜,引起广泛关注。
然而,预制菜被频频送上热搜的同时,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其主要原因也在于其“预制”的原因,让消费者对于预制菜产品的健康和口味存在一定的怀疑和担忧。
对此,近日,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发布团体标准《预制菜 汤类罐头食品》。专家组评审认为,该项团标切合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反映、体现了汤类罐头食品产业的技术进步实际,所规定的质量技术指标既具有先进性又有适用性。其发布实施对预制菜汤类罐头食品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具有技术支撑和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所谓的预制菜,是指以一种或多种食材为原料东发布汤类罐头预制菜团标,经预加工烹调并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预制菜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深受人们欢迎而风行于市,正崛起成为改变饮食业的经营方式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的新兴产业。
其中,汤类罐头作为预制菜的主要品种之一,特别是在广东,人们有喜爱“老火汤”的饮食习惯,汤类罐头传承发扬这一习惯,一经推出,便颇受市场欢迎。
然而,汤类罐头产品一直未有统一的专门标准,已有的两项相关标准,一是GB 709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罐头食品》,未有汤类罐头产品的具体规定;二是行业标准NY/T 2105-2021《绿色食品 汤类罐头》,未覆盖汤类罐头的所有类别产品。而且企业反映,上述两项标准所规定的技术指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此背景下,市场出现的汤类罐头产品技术指标参差不齐,产品质量良莠并存。
针对上述的情况,近日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预制菜 汤类罐头食品》,据专家介绍,该项团标的主要创新有三条:
一是完善了标准对象覆盖范围和内容规定范围。团标明确规定汤类罐头包括以畜禽肉及其副产品、水产动物及其副产品、食用菌、蔬菜、豆类、谷物、水果、奶、坚果与籽类或藻类等为主要原料加工的各类产品,覆盖范围广泛全面。对水产品加工过程可能产生的组胺限量控制GB 7098仅规定了鲐鱼、鲹鱼、沙丁鱼罐头。团标将范围扩大至所有高组胺鱼类罐头产品。包括鲐鱼、鲹鱼、竹荚鱼、鲭鱼、鲣鱼、金枪鱼、秋刀鱼、马鲛鱼、青占鱼、沙丁鱼等青皮红肉海水鱼等。并把自热类型罐头产品配置的专用发热包作为产品一部分进行控制,规定了专用发热包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二是增加了重要质量指标规定。汤类罐头的内容物体现其产品的真实含量,团标增加了固形物指标要求,作为产品重要质量指标之一考核并明确标签标示要求;
三是质量指标具有先进性。对污染物的限量控制,是事关食品安全的核心技术指标,该团标对汤类罐头各类产品的污染物包括铅、锡、多氯联苯限量控制指标均严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先进性。
专家组评审认为,该项团标切合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反映、体现了汤类罐头食品产业的技术进步实际,所规定的质量技术指标既具有先进性又有适用性老火靓汤也有标准了!广。其发布实施对预制菜汤类罐头食品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具有技术支撑和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于此次发布的汤类罐头预制菜团标,本次团标的起草者之一:广东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战略投资部主任胡子平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的采访表示,本次团标汤类罐头食品主要针对以畜禽肉、水产动物、食用菌、蔬菜等为原料的产品。团标增加了固形物指标规定,对特定污染物限量要求进行了严格规定,旨在确保汤类罐头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胡子平表示,汤类罐头预制菜与平日里喝的汤相比,具备着食用方便、风味正宗、储存时间长、品种丰富等多项优点,“汤类罐头食品的食材加上饮用水和食用盐调味,经高温高压灭菌后近似于广东正宗的‘老火汤’,是极具广东地方特色的‘厨房食品’。”
据胡子平介绍,在固形物指标要求方面,团标规定固形物≥标示值,主要针对固液两相能清晰分离的产品。不同种类的产品对固态物质指标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因为不同食品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和用途。
而在特定污染物限量控制方面,团标的要求均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例如,以水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汤类罐头食品中多氯联苯的限量要求严于国家标准;对镀锡薄板容器包装的食品的锡含量要求严于国家标准;对鱼类铅含量要求也严于国家标准。
胡子平认为,预制菜发展势头迅猛,但与之相悖的则是预制菜国家标准的空白,为影响预制菜长远发展的关键。团标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预制菜产业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罐头食品。同时,团标的实施也有助于推动罐头食品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罐头食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据南方都市报社·湾区财经新闻中心发布《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预制菜产业调研报告》,南都湾财社调研组发现,广东各地对预制菜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很大,多次出台政策推动预制菜企业发展,广东预制菜相关企业数量居于全国前列,龙头企业不少,但也存在标准制定滞后、冷链成本高企、中小企业较多整体品牌影响力不足、C端接受度不高等问题。
自去年以来,已经有行业协会、地方协会在推动预制菜标准的设立。如2022年6月,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个企业发布了《预制菜团体标准》,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多个企业发布了《预制菜品质分级及评价》团体标准和《预制菜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广东在推动预制菜标准设立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头,去年以来,广东省在全国率先立项制定五项预制菜基础性关键性地方标准,鼓励粤港澳三地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等共同参与预制菜“湾区标准”研制工作,全力护航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不过,这些标准并非强制性标准。明基水产总裁何雪乐告诉南都湾财社调研组,国内目前的预制菜标准的制定相对落后,现在更多是行业标准或者团体标准,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国家还没有统一的强制性预制菜标准。一些低质量的预制菜产品流入到市场,其实会对整个预制菜发展造成伤害。
何氏水产副总裁林珠妹同样告诉南都湾财社调研组,目前,预制菜行业的痛点在于标准缺失。这主要缘于预制菜行业准入门槛相对不高,行业内存在众多中小企业以及作坊式加工厂,整体行业竞争格局十分分散,加上不少资本纷纷跨界进入,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预制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让消费者在消费时有所顾虑。“通过企业的自律、行业规则的完善、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才能规范指引预制菜行业实现健康、有序、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