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不是原罪隐瞒真相才是“罪过”
据极目新闻报道,前几日,罗永浩发微博公开吐槽连锁餐饮品牌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西贝方面随后回应称“不存在预制”。西贝餐饮创始人、CEO贾国龙表示,西贝门店的所有菜品都不是预制菜,并声称要起诉罗永浩。对此,罗永浩再回应称“准备好了”,并悬赏10万元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
罗贾二人所争,所反映的是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问题。尽管罗永浩对西贝预制菜的质疑不一定属实,但西贝目前没有拿出证据来证明其菜肴不是预制菜。贾国龙曾公开表示“好菜全是预制出来的”,甚至提出“高级菜才预制”的观点,这样高调宣扬预制菜,难免让人觉得这是在为自家的预制菜做舆论铺垫。同时,2023年7月11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明确指出,真功夫、吉野家、西贝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达80%以上,这又作何解释呢?
预制菜并非原罪。它不能等同于非法菜、有害菜。预制菜是国家鼓励的菜品加工制作方式,没必要有“预制菜羞耻”。是预制菜可以大大方方承认。
去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委印发通知指出,要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在国家层面支持预制菜发展。通知指出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西贝采用“中央厨房 +门店现制”的混合模式,可能恰好处于政策模糊地带。那么,西贝宣称的不是预制菜,究竟是政策上的非“预制菜”,还是全是现炒的非预制菜?这需要企业给出更清晰、明确的解释。
餐饮行业走向标准化、工业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按国家规定制作的预制菜,口味及安全性是有保证的。实际上,消费者并非不能接受预制菜,而是不能接受被。
消费者权益保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线部门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到,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这意味着,不预制菜涉嫌侵害消费者知情权。